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654年|平埔凱達格蘭族的世界:大龍峒的起點

台北市大同區包含大龍峒與大稻埕兩地,大龍峒是大同區文化起點,商業中心則以大稻埕為主。

凱達格蘭族為南島語族的一支,居住舊地原本在大龍峒,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接附近的凱達格蘭族以閩南語音譯的「大浪泵社」為名,活動範圍約為現今的大龍峒與圓山一帶。

大浪泵社首有文獻記載出現於荷蘭人1654年所繪的《大臺北古地圖》,荷蘭時期的番社戶口調查資料顯示,1650年代北部平原有三十多個部落,近七千人,主要分佈在淡水河下游流域台北盆地及周圍地區。17世紀中,荷蘭兩度調查時,稱大浪泵社僅十數戶數十多人,但實際人數應該不只此數目。

在大航海時代前,凱達格蘭族就與日本及中國的海商活動有所接觸;17世紀後,西班牙、荷蘭、鄭氏與清帝國的先後登島統治,造成族人的傳統領域與社會型態發生巨大變遷。

清廷領臺後,1709年陳賴章墾戶請墾大佳臘地區(東至雷匣秀朗、西至八里坌與干脰外(關渡)、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汞溝),閩南泉州移民勢力開始深入北台灣,此後,大臺北地區進入水田化運動,開闢水田、建構水利設施,作為土地開發,因此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全面緊縮。19世紀末期,由於台北地區快速發展,凱達格蘭各部落原有文化體系大多瓦解,族人四散居住,融入台北都會和周邊城鎮市區。

如今台北的許多地名,如大龍峒、北投、唭哩岸、八里、秀朗、艋舺等,都是過去當地原住民語音的轉譯,見證北臺灣平埔原住民聚落都會化的歷史。

加入收藏
00 : 00
    00 : 00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我知道了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