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853年|頂下郊拼:大龍峒與大稻埕開發起點

說起大稻埕的先民故事,不能不提到「頂下郊拚」這段歷史。頂下郊拚又,稱「四縣反」,是在1853年發生於艋舺的分類械鬥,一邊是以泉州府三邑人為主的頂郊,另一邊,則為以泉州府同安縣人為主的廈郊,這次鬥爭,成為影響台北西區歷史的角頭火拼事件。

清朝乾隆年間,來到臺北開墾的漢人越來越多,趁著地理交通之便,艋舺就成為臺北盆地的貨物集散中心。進入艋舺的漢人族群,以泉州三邑人、安溪人、同安人佔多數。同安人住在八甲庄,主要跟唐山廈門一帶進行貿易,因此被稱為「廈門的廈郊」,後來以「上下的下」,取代廈門的廈這個字;三邑人住在艋舺舊街以及淡水河沿岸,稱做「頂郊」,最常與泉州、福州等地貿易往來。

由於三邑人來到艋舺比較早,不僅控制碼頭,並且向往來的商船抽取稅金,同安人的商業利益受到牽制,雙方時不時產生小型衝突;另一個原因,則是來自信仰的不同,泉州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為中心,而同安人,則是以霞海城隍廟為主,終於在1853年,爆發了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械鬥之一。

當時械鬥的開戰,由三邑人黃龍安率先發難,暗地從清水巖祖師廟借道經過,奇襲同安人的聚集地八甲庄,導致艋舺清水巖被焚燒,同安人落敗,陸續逃往大稻埕。

即便這場械鬥同安人落敗,撤退至大稻埕,卻帶來深遠影響,間接帶動起日後開發,被視為大稻埕與大龍峒的開發起點。

加入收藏
00 : 00
    00 : 00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我知道了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