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859年|霞海城隍廟

大稻埕最著名的霞海城隍廟,起源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霞城,明末清初時,祖廟建於臨海門旁,成為當地人的守護神,因此被稱為「霞海城隍」。

道光初年時,來臺開墾的泉州同安人陳金絨,迎奉神明金身來臺,原本在艋舺八甲庄興建廟宇。1853年的頂下郊拚事件後,同安人落敗,便將城隍廟遷移至大稻埕地區。一開始,城隍爺曾經安奉在糕餅舖中,1856年發起建廟,1859年落成,成為大稻埕地區的信仰中心。

霞海城隍廟自清末以來,便為北台灣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的遶境活動,與北港迎媽祖廟會齊名,因此有「北港迎媽祖,台北迎城隍」、「五月十三人看人」之說。

城隍聖誕期間,會出動許多陣頭,包括北管、南管、舞獅、舞龍,以及具有廣告意味的藝閣等,吸引全台各地信眾,前來觀賞慶典活動。商人也會利用廟會,進行商品促銷,並招待客戶參加節慶活動,把迎神賽會與商業活動聯結起來。

如今的霞海城隍廟,更以月老靈驗知名,據說1970年代,有民眾感謝城隍保佑感情生活理想,捐獻月下老人神像一座,協助城隍爺,處理未婚男女的婚姻大事,廟方便請了蘆洲名匠王稻瑞,雕刻一座高四十三公分的月下老人神像,供奉於城隍廟,此後反而以招桃花、求姻緣的月老廟而聲名遠播,並成為外國人來台觀光的知名景點。

加入收藏
00 : 00
    00 : 00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我知道了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