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887年|千秋街及建昌街:台北最早洋樓街

大稻埕曾有一條千秋街與建昌街,是台灣最早建立的西洋式街道。

1884年台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劉銘傳,將淡水河岸規畫為大稻埕商埠和外僑居留區,並邀板橋林家的林維源與李春生等人,合資開闢建昌街、千秋街和六館仔,興建洋樓店舖,作為外僑區,出租給外商使用。此後各國領事館及洋行先後設立,商機蓬勃,兩人也合組「建昌」行號以推廣台灣茶。

當時官府機構,如電報學堂、郵政電信支局、警察分署、稅務檢查所等,都曾經設在此地,英商德記洋行、德意志領事館、荷蘭領事館、美國領事館也集居在這一帶,富商李春生、辜顯榮、陳天來都在這條街及週邊建造豪宅。這一區也是當時大稻埕的茶業製造中心,鼎盛時期,將近有五、六十家茶行分佈在這裡。

日治時期,千秋街及建昌街改稱為「港町」,此時商業中心,已逐漸從港町移轉到永樂町及太平町,也就是如今的迪化街與延平北路。戰後,國民政府將港町改名,以青海省的貴德縣命名,成為如今的貴德街,根據後來留下的文史資料,記載著貴德街是台北最早洋樓街的說法便是由此而來。

以前的貴德街鄰近淡水河,為防止淡水河淹水,所以樓板都有墊高,入門處有四、五層的台階,這種建築在台北市其他地區非常少見。

現在的貴德街,是條4米寬的小巷,已很難想像當年台北第一條洋樓街的盛況,但周邊還有李春生紀念教堂、陳天來故居、李臨秋故居等歷史建築,還能見證百年前的發展足跡。

加入收藏
00 : 00
    00 : 00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我知道了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