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892年|六館街尾洋式店屋
南京西路底,塔城街至環河北路這一段,清朝時稱作六館街,是當時接待朝廷欽差大臣的所在。
「六館」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當時街上有六家茶行,另一是1885年中法議和之後,板橋林本源家族的林維源出任墾務大臣,林家1892年於此蓋了六間相連的「欽差行館」,當地居民稱為「六館仔」。清朝時期,這裡有林家後代所經營的建祥茶行,曾經一度為台灣最大茶行;另外還有劉銘傳推動的台灣第一所官設新式學校也在此地,當時是學習英文法文、史地理化的「西學堂」,被視為台灣西方教育的開端。
日治時期,六館街改稱為港町,日治末期到戰後初期,因印度茶興起,大稻埕茶葉出口衰退,這裡一度成為台北市布料批發中心。而六館街也曾經進駐外國領事館、英國洋行等機構,根據「台灣近代建築」的五期分類法記載,這棟建築所使用的洗石子、斬石子應為第四期昭和元年~昭和十年之間,也就是1926年到1936年間普遍使用的材料。
目前南京西路241號到251號之間,仍可見保存下來的六連棟洋樓街角建築,據「台灣大百科-台灣建築人物誌」記載,目前這棟西洋式建築,是昭和初年板橋林維源家族委託木工大師傅陳應倫與次子陳明財所共同建造。六連棟的建築形式,是日治時期象徵進步時尚的「樓牌厝」,立面為巴洛克風格樣式,使用大量西洋古典紋飾,建築結構則是鋼筋混泥土,單進單過廊格局,一樓為店舖空間,二樓為居住及倉庫空間,不僅立面空間,內部空間也極為講究。
2008年,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六連棟被台北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代表林本源家族、六館街及永樂町發展與興衰之歷史見證,更具有台灣建築學史的研究價值。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將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確定要登出嗎?
登出後將無法使用收藏功能
立即使用 facebook 登入加入收藏
SIDOLI RADIO 小島裡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