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小島文化
1908年|建成圓環興起與衰落
今日已成廣場的建成圓環,成形於1908年,原本為一座小型公園,淡水線鐵路開通後,成為大稻埕腹地,許多攤販聚集在此,成為小吃集散地。1938年,「臺北行商組合圓環夜市場」成立,每日營業時間為傍晚5點至12點。1943年美軍轟炸台灣,日本人將所有圓環攤販強制遷移,而將園環改建成蓄水池、防空壕,周邊許多建築也一併拆除。
戰後攤販回到圓環,填平蓄水池、防空壕之後再度重新營業,在政府默許下,與周邊長環、四角環形成廣大夜市區域。1960-1970年代,圓環與周邊地區是台北重要的觀光景點,中南部、甚至日本觀光客,都會慕名而來。當時圓環的環帶是各式小吃、古玩、雜貨等攤販,中央有個廣場,還可見賣藥、說書等市井小販。
回溯建成圓環的全盛時期,曾經有過高達一百多家攤商,店家不但可以幫忙叫其他攤位的餐點,還可以代結帳,打烊後,再依據盤子來拆帳。著名商家包括:「龍鳳號」五香肉捲、「三元號」魯肉飯、「順發號」蚵仔煎、「吉星號」花枝羹,「吉祥號」魚翅肉羹,「萬福號」潤餅等。
1980年代,台北東區商圈興起,商業重心轉移,因此多為違章攤販組成的建成圓環漸趨沒落;而1993年及1999年圓環兩度發生大火,造成荒廢達十年之久。
2003年馬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時期,委託建築師李祖原設計成玻璃帷幕博物館,但開幕之際,定位改為「建成圓環美食館」,諸多因素導致進駐店家生意持續下滑,2006年正式熄燈,後續經歷多次不同團隊進駐,但都失敗收場。
2016年,柯文哲市長所任期的台北市政府決定不再委外經營,圓環終於面臨拆除命運,只保留1943年建照的市定古蹟「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如今以「圓環廣場」的形式存在,圓環小吃的生活文化,僅存於老台北人的記憶裡。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將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確定要登出嗎?
登出後將無法使用收藏功能
立即使用 facebook 登入加入收藏
SIDOLI RADIO 小島裡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