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921年|四大酒家之三:江山樓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代表,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江山樓與蓬萊閣。1921年開業的江山樓,老闆吳江山原是原是「東薈芳」股東之一,後另起爐灶獨資興建,創立了當時最大最豪華的台菜餐廳代表。

江山樓共四層樓,最多可容納八百人,其中還包含浴室、理髮廳、宴會廳等空間,佔地廣闊的高聳建築,可與當時的總督府與博物館相比。

吳江山對料理十分講究,他曾在《臺灣日日新報》發表二十多篇系列文章,專門介紹台灣料理的宴席文化,根據記載,江山樓的台菜菜譜精緻繁複,凸顯台灣本島食材特色,變化豐富且衛生乾淨,再因為日本皇室、商賈名流、文人雅士的加持,更是形成時尚風雅的身份象徵,被視為當時台菜文化發展的高峰。

當時的酒家文化多設有藝旦服務,江山樓亦不例外,能在此表演的藝旦,都是才色兼備,不僅會彈琴唱歌,還需要談吐風雅,也因此產生一句俗諺:「登江山樓,吃臺灣菜,聽藝旦唱曲」,道盡江山樓盛況。樓主吳江山也跟當代紳商關係良好,如辜顯榮、李春生、陳天來、連雅堂等人,經常是座上嘉賓。

江山樓全盛時期,常有文學藝術領域的聚會,尤其是台日詩社或藝術團體,在二零年代,台灣藝文發展顛峰時期,江山樓的存在佔了一定地位,鄧雨賢所創作的《大稻埕進行曲》,歌詞就提及太平町與江山樓,寫下一段大稻埕風情。

1934年,吳江山腦溢血過世,由其子吳溪水接任經營,而後因酒樓文化沒落,戰後黯然歇業,結束江山樓的歷史。

加入收藏
00 : 00
    00 : 00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我知道了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