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922年|台北市的町名改正

1884年臺北府城建城後,與城外的艋舺、大稻埕形成「三市街」的聚落空間。日本時代,總督府於1904到1906年之間,陸續拆除城牆,並在1905年公布「臺北市區改正計畫」,將三市街連結為整體的市區,並向城外擴展。

1920年地方行政改行州郡制時,「臺北市」的名稱正式出現。1922年實施「町名改正」,將原有的清代街庄名稱,改為日式的町名, 每一町又以數字細分為各「丁目」,郊區則以「大字」做區劃。

台北市當時有4萬多戶人口,全市總共設64個町,約有三分之一町名,保留原有的傳統名稱繼續沿用,例如「大龍峒町」、「文武町」、「書院町」、「古亭町」,也有以具體建築設施命名,例如:「大宮町」、「水道町」、「大橋町」,或是冠上歷任總督名,如「兒玉町」或「佐久間町」。

當時大稻埕一詞暫時退場,這一帶換上日式町名,在今日記載上常見的包括:「大橋町、港町、永樂町、太平町、日新町、北門町、建成町、御成町」等等。新行政區劃之下,各所公學校、小學校、市場等公共設施,也必須變更名稱,例如大稻埕第一公學校,因為地點在太平町,便改稱「太平公學校」;大稻埕市場在永樂町,便改稱為「永樂町市場」。

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頒布《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房屋門牌不再使用日式町名,進行去日本化的措施,日式町名才改回中式傳統地名,沿用至今的,只剩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門町」。

加入收藏
00 : 00
    00 : 00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我知道了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