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927年|四大酒家之四:蓬萊閣

大稻埕四大酒樓中最晚落成的蓬萊閣,於1927年由淡水富商黃東茂開設,是日治時期名氣響亮的高級臺菜飯店,附有藝旦表演,出入皆為富商名流,1920年代末期到1930年代初期,蓬萊閣與江山樓帶來相互輝映的酒樓文化。

其實蓬萊閣前身,是1924年新股東重新開業的「東薈芳」,而後1926年又因股東爭執而歇業,東薈芳宣告倒閉。1927年,屋主黃東茂才在原來的地址重開新酒樓「蓬萊閣」。

黃東茂,1876年生於廈門,當時人稱他為「五舍」(五少爺)。1888年渡海來台,設籍於台北大稻埕,而後遷居淡水,成為英國殼牌石油公司代理商,因此有石油大王之稱。

蓬萊閣位於日新町,也就是今日的南京西路與華亭街交叉口,當年建築有3層樓高,是當時臺灣最豪華的飯店,名流巨賈飲酒酬賓,經常成為文人聚會場所,也記錄了一段台灣在日治時期的民主運動。例如,1927年,孫中山逝世兩週年的臺北華僑紀念會;1928年,蔣渭水的「台灣工友聯盟」成立大會;而林獻堂在1927到1928年環遊世界一週,出發前和返台後,也曾在此舉辦盛大的餞別與洗塵宴。

由1930年印行的《蓬萊閣菜譜》來看,這裡所建立的台灣菜譜,分類相當細膩精緻,魚翅、乳鴿、海參、鮑魚、燒烤等二十多種;宴席料理表則承襲中華料理,分為四川式、廣東式、福建式等,標榜其「中華料理」的領導地位,一直到近期的臺菜料理餐廳,仍有不少老師傅的菜系脈絡可追溯到蓬萊閣。

黃東茂之後將蓬萊閣轉賣給大稻埕茶商陳天來,興盛十多年後,到了戰後無以為繼,1955年,蓬萊閣結束營業,出租給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做為美軍俱樂部和美軍宿舍。1957年後,又轉賣給徐傍興醫師,改建為200張病床的「徐外科醫院」。之後徐外科醫院遷移院址,現在只剩普通的商業大樓。

加入收藏
00 : 00
    00 : 00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我知道了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