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931年|第一家台灣人開設的咖啡館:維特珈琲

靠近港口的大稻埕,因為洋行與領事館林立,早早受到歐美文化影響。1930年起純喫茶的咖啡廳開始出現,台灣人開設的第一家咖啡館「維特咖啡」,就在1931年開幕。

維特咖啡創辦人楊承基,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曾任職「臺灣日日新報」記者,他也是畫家楊三郎的哥哥。便在太平町三丁目路口店鋪的二樓,開設「維特咖啡」,「維特」的命名就是源自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

維特咖啡的營業型態,原本是來自日本西化影響的純喫茶,原先以西洋料理為號召,並希望開風氣之先,以「咖啡沙龍」的路線,提供文化人士聚會與辦活動的場所,但生意逐漸清淡,隔年不得不改變經營策略,迎合時下所好引進「女給」進駐,由普通喫茶店轉型為帶著粉味的酒家式咖啡店。

1930年代的地方取締法規,對於珈琲店與喫茶店有著明確區分。喫茶店比較接近今天的咖啡店,珈琲店則因為有女給陪侍,允許販賣酒類,比較接近現在的酒店或酒吧。當時在珈琲店做接待的女性服務員被稱作「女給」,工作內容像是日式酒吧的女公關,需要溫柔對待客人,陪侍飲酒聊天,除了熟練日語,也要熟悉文學、電影等各種時事話題。

維特咖啡轉型酒家後,因為消費比上酒樓吃宴席料理更低廉,市井小民也能負擔,因此去咖啡館的情人雅座,喝一杯有情調的咖啡,成為時髦摩登的風潮,二樓聚集美女如雲,連服務生都穿著西式女僕裝,維特一度生意興隆。不過,當時曾在維特服務的主廚與經理,紛紛出走另起爐灶,先後開了波麗露與山水亭。

維特咖啡戰後被改為「萬里紅公共食堂」,後來又再改為「黑美人酒家」,營業至1996年。目前原地址的一樓為「森高砂咖啡」。

加入收藏
00 : 00
    00 : 00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我知道了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