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巡禮、時光倒影

1934年|台北第一家西餐廳:波麗路開幕

波麗路餐廳成立於1934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西餐廳。創立人廖水來,曾經在「維特咖啡」習藝,離開之後,決定以法式餐點為主題開設餐廳。波麗路的店名,取自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管絃樂曲《Bolero》。

廖水來熱愛音樂藝術,當時餐廳內所用的陳設,鋪陳出引領西洋潮流風格的意圖,店內使用進口磁磚、沙發、吊扇、冷氣,更以78轉自動電唱機,播放著西洋古典音樂。

波麗路成立後,迅速成為台北最時髦的約會聖地,青年男女相親或戀愛,也往往選在這裡,全盛時期的波麗路,營業時間曾由上午10點至晚上11點30分,本店加分店共約400個位子,座無虛席。

當年廖水來請到日本設計師鈴木洋平擔任室內設計,鈴木洋平是台灣抽象畫家顏雲連的啓蒙老師,1947年改裝時,便由顏雲連接續設計。

當時臺灣畫壇還在保守的印象畫派後期,而顏雲連所學的抽象藝術,較為前衛大膽,他將幾何抽象構圖、雲彩浮雕等,運用至室內設計,並以日本寶塚歌舞劇美空雲雀成名曲「真熾的太陽」為主題,採用黑石鑲嵌巨幅馬賽克浮雕為入口意象;兩層樓設計不同情境,一樓是火車座椅,二樓有飛機艙,在當時是非常開創性的設計,也因而使他在臺灣室內設計史上寫下重要地位。

廖水來本身熱受音樂藝術,波麗路是早年台灣畫壇的重要基地,第一代赴日習藝的美術家,諸如廖繼春、顏水龍、李梅樹、楊三郎、陳澄波、陳清汾、李石樵,以及再晚一些的第二代畫家如陳德旺、張萬傳、洪瑞麟、陳春德等人,都經常在這裡聚會並展出作品。

2006年,此處經臺北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波麗路雖然風華榮光已遠去,但直到現在,許多老台北人心中,仍舊存有一段屬於它的浪漫回憶。

加入收藏
00 : 00
    00 : 00

    享受你的小島裡

    小島裡 加入手機主畫面,隨時聆聽小島故事

    我知道了

    此網站於聆聽時將使用到您網路流量
    建議在 WIFI 或穩定網路環境下使用